|
|
![]() |
![]() |
![]() |
全國服務熱線:028-84191963 |
墻繪壁畫公司:解讀當今中國油畫家生活現狀
來源: 發布時間:2012-08-29 21:13:39 查看次數: 倫敦奧運會期間,中華健兒的杰出表現贏得了全球喝彩,與此同時,在倫敦舉辦的“北京文化周”也以獨具韻味的“中國形象”受到矚目。 “北京文化周”的活動包括“中國油畫藝術展”,展覽涵蓋了中國油畫創作的各種風格和流派,基本體現了當代中國油畫的整體面貌。 歐洲是油畫的誕生地,中國引進油畫的歷史僅僅百年,但是,油畫藝術在中國的發展十分迅速,經過與本土文化的不斷碰撞與融合,已經融入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在題材內容、審美情趣、表現方式等各個方面都表現出了深厚的本土化價值。 今日的中國油畫之所以能夠獲得世界性的關注,不僅因為中國藝術家掌握了歐洲油畫藝術的精華,更離不開他們對油畫本土意蘊的不懈追求。近日,記者獨家專訪了清 在油畫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20世紀初,一批滿懷報國之志的藝術家自西方游學歸來,將油畫創作風潮帶入中國,并且力主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著名畫家徐悲鴻,他從青年時期就大膽喊出“中國畫要改良”,認為中國畫要前進、不退步、不襲古。不過,徐悲鴻的現實主義主張并非照搬西方,畫家駱拓回憶說:“徐悲鴻堅持 ‘洋為中用’、‘西方之可探入者融之’,深知‘困而知亡’的道理,他用刻苦磨煉出來的基本功、千變萬化的‘畫藝’,融入和表現了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掀開了中國油畫的新局面。 ”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 “油畫民族化”觀念的推動,中國油畫逐漸形成了鮮明的現實主義風格。不過,由于理論來源和技法的單一,加之特殊的時代背景,使這一時期的油畫創作后來被認為背離了真正的現實主義精神。改革開放后,現實主義油畫創作開始回歸客觀現實和個人情感。進入新世紀以來,現實主義油畫創作更是呈現出向多種方向探索的趨勢,對現實生活的詮釋和抒發也顯得更加深刻且富有哲思意味。 王宏劍是現實主義的堅守者之一,他是七七級大學生,那一代畫人,一方面沿襲了前輩藝術家的傳統油畫觀念,另一方面,又親身經歷了改革開放后西方現代美術觀念的引進,因此,既保有對傳統的堅守,又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他多次強調,自己的油畫創作立足于西方傳統油畫的現實技巧,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以表現當代中國最普通的人的生活為目的,并且非常注重追求畫的史詩性。他的這種追求代表了當代中國油畫家為賦予現實主義新的時代生命而做出的積極探索。 當今中國油畫家的出路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一方面,現實主義油畫被賦予專業的學院派色彩,另一方面又被視為落后于時代發展的藝術表達方式。面對爭議,王宏劍坦言:“教育背景以及個人的經歷,使我對美術觀念的認識根深蒂固。作為畫家,我一定是畫自己最喜歡的,最令自己動心的,而‘表現當代中國最普通人的生活’就是我堅持的方向。 ” 王宏劍用“復雜”來形容今天中國油畫的格局。他認為,與傳統油畫相較,今天的油畫藝術,無論是表現手法、畫面布局,還是藝術觀念,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現實主義油畫本身,也在不斷嘗試革新。 王宏劍對現實主義的理解并非全來自歐洲的美術理論,他也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解釋。他說:“一首好的中國詩詞,必須具有三種境界,也就是物境、情境和意境。所謂物境,指的是大千世界以及聯系生活的視覺空間。而情境則指人與現實世界之相互作用的自我空間。兩者相互并置才會產生所謂的意境。古人所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無我之境’也是同樣道理,均是現實主義的創作法則。潛心真誠地研究、感悟和表現這一美之法則,追求物與情的永恒之美,乃是現實主義創作的首要任務。 ‘寓教于樂’、‘文以載道’均是用真實表現一種抽象,用美表現一種理念的表現方式,這也是現實主義的表現方式。 ” 他認為,中國現實主義油畫的創作面臨著兩座幾乎無法逾越的高峰。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精神和法則,二是西方傳統中最為經典的油畫表現視覺空間的技巧。 “對這兩者來說,今天的中國油畫家均相距甚遠,甚至一座高峰都很難逾越,兩者之間正是我們的唯一出路。 ” 溫馨提示:轉載請標明,來自:根尚彩繪 成都墻體彩繪、油畫定制、墻繪壁畫、手繪墻畫、裝飾框畫專家! |